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新疆商会)网站!
首页 > 投资促进 > 招商投资 > 新疆概况
新疆概况
2021-11-02 来源:自治区贸促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地处中国西北,位于亚欧大陆腹地,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国内与西藏、青海、甘肃相邻,周边与蒙古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5700多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交界邻国最多、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级行政区。

新疆古称西域,意为中国的西部疆域,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政权与西域各城建立了联系。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今轮台县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设省,并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疆19499月,新疆和平解放,开创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195510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设在乌鲁木齐市(蒙古语优美的牧场),从此掀开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篇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共同书写了繁荣发展、团结进步的辉煌历史。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目前共生活着56个民族,是中国民族成份最全的省级行政区之一,主要居住有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满、锡伯、塔吉克、达斡尔、乌孜别克、塔塔尔、俄罗斯等民族。截至2020年底,全区常住人口2585.23,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7.76%。新疆现有14个地(州、市),包括5个自治州、5个地区和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吐鲁番、哈密4个地级市;共有107个县(市、区),包括66个县、28个县级市、13个市辖区,其中有6个自治县、34个边境县(市);有1127个乡镇(街道),包括478个乡、444个镇、205个街道,其中有42个民族乡;有11777个村(社区),包括8891个行政村、2886个社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14个师、11个兵团管理的自治区直辖县级市、56个建制镇、179个团场,嵌入式分布在新疆14个地(州、市),辖区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

新疆地貌可以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北面是阿尔泰山,南面是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习惯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位于南疆的塔里木盆地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贯穿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全长约2575公里,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位于北疆的准噶尔盆地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盆地。在天山的东部和西部,还有被称为火洲的吐鲁番盆地和被誉为塞外江南的伊犁谷地。位于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31米,是中国陆地最低点。新疆湖库面积10700平方公里,其中博斯腾湖水域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现有绿洲面积14.3万平方公里、占新疆总面积的8.7%其中天然绿洲面积8.1万平方公里占绿洲总面积的56.6%。湿地总面积3.95平方公里,位居全国第五位。

新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年均降水量170.6毫米。区内共有河流3355条,其中年径流量超过亿立方米的有18条,超过百亿立方米的有3条(塔里木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冰川储量2.1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42.7%固体水库之称。多年平均水资源量83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791亿立方米地下水43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约为全国的3%。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山区多平原少。全区农林牧可直接利用土地面积10亿亩,占全国农林牧宜用土地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上。现有耕地面积7863.43万亩林地面积1.34亿亩草地面积7.48亿亩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全年日照时间平均2300-3200小时,各类农作物生长繁育禀赋条件得天独厚

新疆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物种独特。现有脊椎动物730余种占全国的11%。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8占全国的18%,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5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3种,包括蒙古野马、藏野驴、藏羚羊、雪豹等国际濒危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达4000余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种,包括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种,麻黄、罗布麻、甘草、贝母、党参、肉苁蓉、雪莲、枸杞等分布广泛品质优良。特色林果品种多样,其中优良品种214种,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哈密瓜、阿克苏苹果以及遍布南疆的红枣、核桃、杏、石榴、新梅、无花果、巴旦木、枸杞、沙棘等名优特产享誉国内外,素有瓜果之乡的美誉。

新疆矿产种类全、储量大,能源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区内发现的矿产有152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87.86%。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种98占全国的60.49%,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4种、非金属矿产57种。保有查明资源量居全国首位的有13种、前五位的有56种、前十位的有76种。据全疆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新疆石油预测资源量230亿吨、约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预测资源量16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煤炭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约占全国煤炭预测储量的40%,煤层气预测资源量9.51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煤层气资源量的26%。铁、铜、铅、锌、金、铬、镍、稀有金属、盐类矿产、萤石等矿产蕴藏丰富。

新疆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自然景观神奇独特,著名的景区有高山湖泊——天山天池、人间仙境——喀纳斯、绿色长廊——吐鲁番葡萄沟、空中草原——那拉提、地质奇观——可可托海等。2013年中国新疆天山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189月阿勒泰市被授予“中国雪都”国家气候标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5000多公里古丝绸之路的南、北、中三条干线上,分布着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等人文景观,其中交河故城、楼兰城遗址、克孜尔千佛洞等享誉中外。全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9542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地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3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20处,对外开放文物保护单位95处,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重要旅游景点。民族风情浓郁,各民族在文化艺术、体育、服饰、饮食习俗等方面各具特色。民族舞蹈绚丽多姿素有歌舞之乡美称。

“十三五”以来,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第二次、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全区呈现出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为迈向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彻底扭转了过去一个时期暴恐活动多发频发的被动局面,连续四年多没有发生暴恐案件,天山南北呈现一派安定祥和、蓬勃发展的大好景象,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新疆已成为中外游客眼中治安管理最好、社会环境最安全、稳定形势最放心的地方。

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9306.88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3797.5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39520元增加到2020年的53593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15年的15.137.047.9调整为2020年的14.434.451.2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77.2亿元2015年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525亿元2015年增长45.2%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382015年增长3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62015年增长49.1%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以粮、棉、果、畜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向优质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2020年,粮食总产量1583.4万吨,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棉花总产量516.1万吨2015年增长23.1%,占全国的87.3%,新疆作为全国优质商品棉基地的地位更加稳固,保障国家棉花战略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林果面积稳定在2150万亩左右,果品产量超过1300万吨、2015年增长27.4%,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优质特色林果基地畜牧业产值1038亿元2015年增长46%,猪牛羊、家禽存栏分别达到5075.2万头(只)、5675.5,猪牛羊、家禽出栏分别达到4279.2万头(只)、10359.2万只,建成了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13%,居全国前列。

工业经济质量效益不断提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石化、煤化工、钢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2020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633.33亿元2015年增长26.8%。持续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累计实现煤炭行业化解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2356万吨,钢铁行业去产能1015万吨,关停落后煤电装机159.1万千瓦。加快建设国家级现代煤化工基地,初步形成了以准东、吐哈为主的煤化工产业发展集聚区。实施以南疆为重点的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工程,全行业累计新增就业70.65万人次。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31.29亿元2015年增长80.0%。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平稳增长,原油产量2914.75万吨2015年增长4.3%天然气产量369.83亿立方米2015年增长26.2%发电量达到4121.86亿千瓦时2015年增长66.3%

旅游业蓬勃发展。大力实施旅游兴疆战略,着力打造新疆是个好地方品牌,旅游业成为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亮点。全区现有A级旅游景区515家,其中国家5A级景区16家,位列西北第一、跻身全国前列。现有旅行社725家,旅游星级酒店饭店381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3家。S级以上滑雪场38家,其中5S滑雪场5家、4S滑雪场4家。打造了独库公路、可可托海等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知名品牌,冰雪旅游、自驾旅游、民宿旅游快速发展,红色旅游、工业旅游、旅游演艺等文化旅游新业态初步培育。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立体化旅游交通体系初步形成,一部手机游新疆平台上线运行。受益于稳定红利的持续释放,旅游业出现井喷式增长接待内外游客从2016年的8000万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2.1亿人次,旅游收入从1400亿元增长到3633亿元,2020年在疫情严重冲击下接待游客超过1.58亿人次。

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建设,科技创新在支撑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石油石化、煤炭煤化工、矿产资源开发、棉花、加工番茄、林果等优势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显著提升。全区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等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昌吉等1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01811国务院批准设立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7国家级5),重点实验室91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2家)2019自治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64.1亿元2015年增长23.27%2020年专利授权127632015年增长45.68%发明专利授权859件。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补短板、强弱项的重点,持续加大有效投资,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运。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健全铁路营运里程达7399公里五年新增1530公里格库铁路全线贯通开辟了第三条出入新疆铁路大通道铁路通到了全疆所有地州市首府乌鲁木齐市跨入地铁时代,新疆铁路客运融入全国高速铁路主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9万公里五年新增3.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一级)通车里程7650公里五年新增2032公里,高速公路(一级)通达所有地州市和74.8%以上的县市区民用机场总数达到22、五年新增支线机场4个,以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为核心、支线机场为支撑的空中丝绸之路初具规模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库库容达到230亿立方米五年35.63亿立方米玉龙喀什、大石峡、莫莫克等21座大中型水库加快建设。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三基地一通道的战略定位,加快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建成塔里木3000万吨油田,先后建成西气东输、大型煤电煤化工基地、新能源基地等一批重大工程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10253万千瓦、五年累计新增3646.7万千瓦,清洁能源比例达到41.7%实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所有地州市全覆盖能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疆电外送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已形成750千伏哈密至敦煌交流、750千伏烟墩至沙洲交流、±800千伏哈密至郑州特高压直流、±1100千伏准东至皖南特高压直流等四条外送通道,外送电量累计超过3000亿千瓦时,其中2020年达到1055亿千瓦时。

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乌鲁木齐、喀什等一批区域中心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库车、铁门关、双河、霍尔果斯、可克达拉、昆玉、胡杨河等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5年的47.23%上升2020年的56.53%,提高9.3个百分点。现有喀什市、吐鲁番市、伊宁市、特克斯县、库车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阿克苏市和石河子市2个国家森林城市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五家渠市等15个国家园林城市22个国家园林县城。2020年,全区城镇供水普及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燃气普及率分别达99.14%97.53%98.64%97.33%。五年累计建成农村安居工程116.98万户、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129.36万套,近千万群众喜迁新居。实施南疆三地州煤改电(一期)工程,累计完成60.5万户,让偏远落后的农村享受到了现代文明生活。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4.95%87.15%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改革开放不断扩大。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资国企、医药卫生、财政金融、农业农村、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持续增强。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以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为抓手,深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乌鲁木齐陆港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疆中欧班列十三五期间累计开行4238列,其中2020年达到1105列。现有20个国家一类口岸,包括17边境陆路口岸、3个航空口岸,其中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是集铁路、公路、管输三位一体的对外开放口岸。有喀什、霍尔果斯等2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乌鲁木齐、石河子、库尔勒、奎屯独山子、准东、甘泉堡、五家渠、阿拉尔、库车等9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伊宁、塔城、博乐、吉木乃等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乌鲁木齐、阿拉山口、喀什、霍尔果斯等4个综合保税区2012年正式封关运营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首个国际边境合作中心。2020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十三五期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额1037.7亿美元,其中出口839.84亿美元、进口197.86亿美元。2020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额213.87亿美元2015年增长8.9%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禁三高项目进新疆,落实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2020年,全区14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5.6%2015年增加2.8个百分点。监测河流、湖库、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优良水质比例分别达到98.8%74.2%92.4%2014年(基准年)分别上升5.911.70.5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与2015年(基准年)相比累计下降8.1%8.9%4.7%6.3%,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任务。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深入实施重点生态保护修复防沙治沙工程五年累计退耕还林面积479.38万亩退牧还草面积2159万亩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837.56万亩水土流失防治面积11061平方公里。持续向塔河下游生态输水和全流域胡杨林区生态补水,台特玛湖300平方公里湖面重现碧波。全区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3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18国家级森林公园24自治区级森林公园33国家级湿地公园51湿地保护率达到51.29%国家级地质公园10自治区级地质公园3国家级沙漠公园27个。

历史性地消除绝对贫困。认真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坚持六个精准,扎实推进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全区累计脱贫77.25万户306.49万人,累计退出3666个贫困村、摘帽32个国定贫困县,其中2020年脱贫4.09万户16.17万人、退出559个贫困村、摘帽10国定贫困县。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因贫失学辍学实现动态清零,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参保率均达到100%五年累计解决和巩固提升152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贫困人口都喝上了安全放心水;全面解决67.56万户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彻底结束了农村贫困人口住危房的历史;所有行政村实现了通硬化路、通客运班车、通动力电、通宽带网络,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坚持把发展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推进以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为重点的惠民工程,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多渠道扩大就业,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五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34.86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433.32万人次,区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8%以上。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截至2020年底,全区有各级各类学校12780所,在校生649.7万名,在校教职工52.1万人,其中专任教师41.6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8.1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6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37%。南疆四地州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免费教育。全力推进健康新疆建设,全民健康体检持续开展,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率达到100%,长期困扰南疆农村的肺结核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防治,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均有改善。2020年末,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4.35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15年的39.68/10万下降到17.89/10万,婴儿死亡率从21.45‰下降到6.7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6.78‰下降到10.91。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立起覆盖区、地、县、乡、村五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区共有106个公共图书馆、116个文化馆、1183个乡镇综合性文化站、11297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现有博物馆92座(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2座),馆藏文物45万件。全区共有体育场地6.77万个,面积5058.57万平方米,人均约2平方米,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覆盖率达到90%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区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312.78万人、302.23万人、349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058.6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医保参保483.2万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1575.4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大病保险实现对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全覆盖,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实现对新疆户籍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和援疆干部全覆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2020年底全区城乡低保对象168.4万人,其中城市22.8万人、农村145.6万人。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全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不低于500/月和不低于4100/年。有意愿的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和孤儿集中收养率均达100%。持续加大安全惠民力度,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实施,更好地实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新疆是我国五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之一。自治区成立以来,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党的民族政策,充分保障了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一大批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管理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依法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提倡和鼓励各民族相互学习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司法、行政、教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社会公共事务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新疆使用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6种语言文字出版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新疆日报》用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4种文字出版。新疆广播电台有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5种语言广播节目,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4种语言电视节目充分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少数民族重大节日成为全疆各族群众法定公众假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翻译、出版了濒于失传的《福乐智慧》和《突厥语大词典》,整理出版了包括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蒙古族史诗《江格尔》等多种民间口头文学作品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柯尔克孜史诗《玛纳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自1982年以来自治区已召开7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了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1983年自治区每年5定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已连续开展39年。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全区120多万名干部职工与160多万户各族基层群众结对认亲。积极构建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每年从各级机关选派7万余名干部组成1万多个工作队,覆盖全区所有农村和社区,深入开展访惠聚驻村工作。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成为新疆的主旋律。

新疆来是多种宗教并存地区,现有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宗教,有各级爱国宗教团体118个。1987年,自治区成立了学制5年的宗教高等学府——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2017年在喀什、和田、克州、阿克苏、吐鲁番、乌鲁木齐、昌吉、伊犁设立了8所分院。近年来,自治区坚持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治理非法宗教活动,保障信教群众宗教需求和正常宗教活动,扎实做好宗教人士、宗教活动场所的教育、管理服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规范宗教典籍出版发行,翻译出版了多种文字的伊斯兰教典籍和一些佛教经典,编辑发行汉、维吾尔两种文字的《卧尔兹演讲系列,促进宗教健康发展。深入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依法开展去极端化,有效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滋生蔓延。发挥好宗教团体、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培养爱国宗教人士队伍,支持爱国宗教人士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树立正信、抵御极端,促进宗教和睦和谐。

对口支援新疆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新疆稳定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自1997年开始,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和14个省市向新疆选派大量优秀援疆干部人才,在干部支援和科技、教育、医疗文化援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4月,中央确定由我国东中部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12个地州市、82个县市和兵团12个师,开启了新一轮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人才等全方位对口援疆。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援疆资金766.77亿元以上、实施援疆项目8540个,80%以上援疆资金投入民生领域和基层,极大改善了受援地基础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累计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2572个,到位资金21058亿元。医疗、教育人才组团式援疆不断深入对口援疆项目和经济合作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就业,提高了城乡居民收入,使新疆各族群众享受到了援疆项目带来的实惠,真切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进一步增强了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的信心。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新疆巩固社会稳定成果、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向长治久安的关键五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2021年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在3%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优化创新发展布局,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坚持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优做强“十大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交通运输、现代水利、电力、信息化等四大支撑体系,着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突出抓好“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建设,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打造我国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高地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培育乌鲁木齐都市圈、构建北疆城市带、打造南疆城市群,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深化放管服等重点领域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市场主体发展动力和活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新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推进“十项惠民工程不断增进各族群众福祉,让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发展稳定成果;深入推进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推进兵地融合发展,支持兵团深化改革和向南发展,更好发挥兵团特殊作用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社会稳定、常态化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